當女兒家慧滿十歲時,惠珍為了迎接她的成長,特意為孩子撐起一把雨傘,寓意她在父母親的遮蓋下,邁向人生新階段。這也意味著,父母親願意賦予更大的空間,讓她學習作決定, 為自己負責任。減低主導,守著家規底線母親的心裡很清晰,從這一刻起,凡事不再那麼主導,尤其當女兒十五歲後,女兒若不詢問,惠珍就不再主動講意見,盡量給她自由度,但對於家中的管教底線和家規仍然會守住,例如:不宜晚歸等。作母親的她,也會克制自己,盡量減低想去影響女兒的意欲。這種放手讓孩子學習成長的態度,惠珍差不多在每件事情都很一致。例如:年青人不愛收拾房間,長年累月如此,但母親還是忍著,讓女兒自己承受,堅信等她有自己的家或做媽媽之後,她就會懂如何收拾,打理乾淨。
忍痛放手,學習承擔後果
惠珍認為,在家長和孩子相處的兩個十年中,頭十年, 是父母影響最多的階段,所以要跟孩子建立好關係, 了解對方愛的語言,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,打好彼此關係的根基。而第二個十年開始,母親要開始學習隱藏,放手讓女兒成長,以便發展其獨特的個性和潛質。 再到第三個十年,他們會有自己的一片天,父母不可能期待兒女跟著自己的意思走,以致進入「完全放手, 只有祝褔」的階段了。
父母要實踐對孩子放手,免不了有一段學習的過程。 記得女兒升高中要選科,惠珍按自己的認識建議選文科,她卻選了純理科,結果,讀得很辛苦又不能重 選,她要面對做決定的後果。除了心疼,看見她有時遇到艱難想放棄,有退縮、消極的態度,惠珍也會欠缺耐性和體諒。後來,惠珍反省,自己應該在女兒失意時給予支持,持正面積極的態度,相信恩典夠用, 多加鼓勵,忍痛讓對方學習承擔做決定的後果,但不需要憂慮。
認識接納自己,更加堅強
女兒現在22歲了,面對困難,仍有掙扎,但她學會了承擔後果,性格比以前堅強。她愛畫畫寫字,珍愛自己的藝術氣質,用歌聲和繪畫來表達自己,傳揚愛 和正面信息…她頗自由,是樂觀中帶一點點憂鬱的女孩。她很了解和接納自己,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惠珍認真地學習放手,釋放女兒成長,眼見她一天天活出屬於她自己的生命。惠珍說:「當我想像著她出嫁時,我知道自己會感動得滑下淚來,但送上的是無 限的祝福,因為她已長大成人,要建立自己的家。」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