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通常在意的是孩子能否進入好的學校?將來能否有好的職業?但鮮有聽聞如何培養孩子堅毅的人格,更不喜歡 見到孩子受挫敗。

我的兒子小時候交由婆婆照顧,老人家遇過馬路時,習慣性地總會叫著:「小心,捉緊手,小心車!」 搭扶手電梯時,也會緊張地說:「要踩穩,危險!」 每天早上常會聽到孩子上學前吵鬧一輪,原來是婆婆怕兒子受涼,總多加幾件衣服。但是,他仍然經常發燒咳嗽,性格憂慮遲疑。

後來我辭去工作自己照顧,發現孩子其實是穿太多衣服、無法通暢排汗而生病的;老人家愛孫心切, 常叨念著:小心,危險!這些話彷彿是他一切的指標:這個世界處處有威脅,需懷疑、要防範;無法放寬心胸去體驗人生。過度保護子女,源自長輩自身的恐懼感。結果,父母不能享受當下與子女的美好共聚,眼目老盯著沒完沒了的焦慮、苦惱。

榮獲全美亞馬遜親子教養叢書銷售冠軍的《孩子需 要的9種福分》一書,作者提醒家長們:害怕與危險之間,其實並沒有絕對的關連。如何區分「合理的擔憂」與「緊張過度的保護」?身為臨床心理學 家,也是知名親職教育專家的溫蒂‧莫傑爾,在書中提供了精彩寫實的範例。

她鼓勵家長,想鍛鍊孩子的堅強人格,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獨立、習慣自己解決問題,給子女機會學習運用自由意志,放手讓子女體驗世界的好與壞,也要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驚慌,以及承受生命的挫折,幫助孩子有強健的適應力並能獨立自主。


引導性格擇善固執


我一直認為女兒很固執,不接受新事物;較情緒化;也常有不滿。但作者教導家長如何將子女最糟糕的行為視為最出色的長處。首先我試著重新思考自己對那些「糟糕行為」的詮釋方式。現在我轉換角度看女兒,她的「固執」 表示她有毅力和堅持到底的能力,而我要做的是引導她擇善固執。

她的情緒化其實是她心靈敏銳,情感既豐富又能自由表達,願意以真性情與 我互動。我應該欣賞肯定她,為女兒能在我面前做自己而感恩。她對事情有要求、有標準,才會有不滿。當我以欣賞的角度去看我的女兒,我和她的互動、 彼此相處的態度都改善了,母女的溝通也大大進步。


認識人生正確時間表


作者在《光陰的福份》這章中提醒我們,現代人將上進與勤奮的特質結合後,反而污染了神對人與光陰關係的計劃。心想:不會吧!?上進和勤奮不正正就是我殷切期望自己和兒女得著的美好素質嗎?然而作者卻指出,太「上進」和「勤奮」往往驅使我們想藉壓縮時間來管理和完成最多的事情,期望達至最高效率,一切都要快速完成。

結果,密密麻麻的生活行程表,犧牲了我們與孩子秉燭談心的時光。作者提醒我們, 神設立了安息日,乃是一種休息、省思、更新的行動藍圖。神讓我們停下來安息,乃是幫助我們走得更遠、更穩並更準確地行在祂的旨意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