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孩子,家長們徬徨孤單,不知所措,而想表達關心的人也無從入手。對此,從事特殊教育十多年的老師Kit和Eva分享了她們的心得和看法︰

「他們是世界上最單純、最直接的人,要玩就玩,要去洗手間就去,不說謊,很老實。他們的感覺與別人不一樣,會過敏或低敏,例如,對於一個表達愛意的擁抱,有的會覺得像被針扎,所以不喜歡,有的則覺得不夠,要很用力地抱他才感覺到實在。所以,我們想接近他們,就要先放下自我的框框,用心聆聽、用眼觀察他們,繼而慢慢進入他們的世界,被他們熟悉。

他們特別需要安全感,規律的時間表、穩定的環境對他們非常重要。他們有自己的『程式』,所以有的孩子很喜歡坐巴士,因為路線和車站都是固定不變的。所以,我們要先去明白他們的規律,再從那裡為起點,慢慢與他們溝通。

他們的一些行為,是有原因的,例如,天陰、肚子餓,他們更敏感,就更容易不安,繼而發脾氣,表達出來就是尖叫和大哭,讓大人們束手無策。他們有時候用頭撞牆,我們急於阻止,卻不知道他們的感覺不同,反而是試圖平靜自己的方式。

我們太多的不明白,會產生許多的誤解,於是我們的眼神、我們說的話,加深了這種隔閡,讓孩子處於不安,使家長難受。家長帶孩子上街,承受的壓力難以想像的,一句『你不懂教孩子,就不要帶他出來』,一個嫌棄的眼神,再加上孩子無法制止的尖叫聲,足以使他們的忍耐和勇氣崩潰。相反的,我們上前去拍拍家長的肩膀,輕輕一句︰『辛苦了,明白的』,足以讓他們釋懷、增添力量。

家長們需要我們的明白和接納、體諒和支持,也需要知道,改變是以家庭為一個單位的,如果只是用各種治療方法來改變孩子的行為,甚至期待回到主流學校,容易使本來敏感的孩子倍感壓力,情緒更加不穩。如果家長從心裡接納孩子的本相,逐漸放下固有的想法和期待,並且夫妻同行,家庭氛圍會更和諧。孩子很直接,會很快接收到那份愛,就會開心起來,隨之就有進步。」

養育特殊孩子非常不容易,給家長帶來很大的衝擊,我們要明白他們的壓力,學習以愛包容這些孩子,而家長們也要學習接納我們的「不明白」,兩方慢慢彼此走近,一起邁向共融。